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公司绿色工厂
2019年绿色发展报告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公司创建绿色工厂,旨在围绕“发挥循环经济功能”的核心理念,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要求,加强创建绿色工厂工作的组织实施,完善保障措施,成为化工行业绿色工厂创建示范企业,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继续引领行业潮流。现将2019年发展做如下汇报:
一、现状和问题
(一)企业简介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公司硫酸镁项目于1998年6月16日开工建设,2000年11月20日竣工,并于当年实现达产达效,项目总投资5000万。
注册地:山东烟台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由。
公司从成立开始,就以高标准著称。为了实现“高标准规划和高起点建设”的规划目标,莱玉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研发团队和全套研发检测设备的企业,自主设计制造了全套硫酸镁生产线,于2006年初实现了自动化连续生产,生产技术领先,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
表1 有效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明细
序号 | 专利名称 | 专利类型 | 申请日期 | 专利状态 | 授权日期 | 申请号或专利号 | 专利权人 |
1 | 醋酸钙镁的制备工艺和应用 | 发明专利 | 2014-11-25 | 已授权 | 2016年3月23日 | ZL 201410685661.2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2 | 硅镁粉及含有硅镁粉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工艺和应 用 | 发明专利 | 2014-11-25 | 已授权 | 2017年06月23日 | ZL201410687860.7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3 | 邻二烯丙基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 发明专利 | 2016-5-19 | 已授权 | 2018年2月16日 | ZL 201610334727.2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4 | 高效方形筛分机 | 实用新型 | 2015-10-30 | 已授权 | 2016年3月16日 | ZL201520853358.9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5 | 高效方形筛分机筛箱装置 | 实用新型 | 2015-10-30 | 已授权 | 2016年3月16日 | ZL201520853357.4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6 | 莱玉硫酸镁连续结晶多参数控制系统 | 软件著作 | 2018-11-15 | 已授权 | 2018年1月15日 | 2018SR031915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7 | 莱玉硫酸镁全流程生产自动控制系统 | 软件著作 | 2018-1-15 | 已授权 | 2018年1月15日 | 2018SR031536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8 | 莱玉无水硫酸镁智能烘干控制系统 | 软件著作 | 2018-1-15 | 已授权 | 2018年1月15日 | 2018SR032421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9 | 一种软管泵 | 实用新型 | 2017-11-29 | 已授权 | 2018年6月15日 | ZL201721636715.1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10 | 一种筛分烘干机 | 实用新型 | 2017-11-29 | 已授权 | 2018年6月22日 | ZL201721636741.4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11 | 一种喷淋冷却结晶器 | 实用新型 | 2017-11-29 | 已授权 | 2018年7月3日 | ZL201721636670.8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12 | 一种反应釜搅拌装置 | 实用新型 | 2017-11-29 | 已授权 | 2018年7月3日 | ZL201721636713.2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13 | 一种盘式烘干机 | 实用新型 | 2017-12-14 | 已授权 | 2018年8月21日 | ZL201721741271.8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14 | 四水醋酸镁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 发明专利 | 2016-8-18 | 已授权 | 2018年8月28 | ZL201610694151.0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15 | 含有硼泥的综合性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 发明授权 | 2016 | 已授权 | 2019年 | ZL201610664996.5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16 | 包装袋 | 外观设计授权 | 2019 | 已授权 | 2019年 | 201930312234.3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17 | 包装帖 | 外观设计授权 | 2019 | 已授权 | 2019年 | 201930312240.9 |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公司领导班子架构为:董事长1人,总经理1人、工会主席1人、副总经理1人、工程师1人、总经理助理2人。公司目前在岗员工约210人。
(二)项目现状
莱玉化工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由建设8万吨硫酸镁产业项目。并在四川、 江苏、东北以及西北地区布局镁盐生产基地,辐射周边市场。与辽宁营口石硼天泽、 四川圣源镁业达成战略合作,同时,辽宁海城政府洽谈镁盐合作项目也正在洽谈中,并计划在四川攀枝花成立莱玉的子公司。在莱州工业园投资建设以GMP为核心的镁盐循环经济产业园,建造标准化生产工厂,利用港口优势,辐射全球市场。与北京首创·博桑科技强强联合,合资成立专业的环保产业公司,专营环保降霾抑尘产品及工程。
(三)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1、节能
1)工艺设计上采用节能、高效、先进设备,如高效节能的装置,并针对物质进行条件优化,进一步降低生产能耗;
2)优化设备布置,缩短物料输送距离,使物料流向符合流程,借用位差,减少重力提升;
3)采用连续封闭式工艺流程,缩短了产品在线停留时间,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
4)变压器选用了电损耗较小的S11型干式变压器;
5)空压机就近集中设置,缩短了压缩空气的输送距离,减少传输环节的损失;
6)耗电量较大的设备均安装了变频装置;
7)采用生产设备自动监控系统,对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电气设备及其他用电设备进行监视和自动控制,降低能耗;
8)冬季采暖,利用生产余热,通过换热器统一集中供暖,热水45℃,回水20℃。
2、环保
莱玉化工一直致力于能源的综合利用。为了实现环保生产,企业从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努力:
在原料阶段:散装原料通过罐装车运输,进入工厂后使用现代化的自动卸车机装置进入储罐、绞笼、除尘装置等一系列设备处理,有效抑制了扬尘,显著提高了原料场作业效率,进而达到生产、经济、安全、环保等各方面的先进管理指标。
莱玉化工自成立至今,一直贯彻“节能、降耗、减排、提高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的管理原则,截至目前为止,全厂共建有布袋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72台,电除尘设施12台,实现了每小时3780万立方米的过滤量。于此同时,公司还重视绿化植被培植,全厂的绿化系数为20%,除了美化厂区环境,还有效达到了净化空气、防噪、防尘、降温等实际效果。不仅如此,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公司还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零排放,废渣全部回收利用,废气余热、余压全部回收用于自发电等。
正因为公司在环保方面不遗余力的努力奋斗,满足了国家和各项环保标准,通过了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五体系认证要求,并且2018莱玉化工等为代表的、富有战略眼光的部分莱州企业已率先搭上了“一带一路”的顺风车。莱玉在标准研制以及实质性参与标准化工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2012年,公司参与起草制定硫酸镁食品级国家标准GB 29207-2012,2017年参与修订工业硫酸镁行业标准GB/T 2680-2017,硫酸镁行业领军企业。
3、资源综合利用
公司积极贯彻执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积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结合公司自身的生产特点和资源消耗情况,积极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1)固废利用情况
2019年,公司泥渣产生量约为3000t,经技术研发,将泥渣综合利用转变为硅镁肥生产原料,固废利用率达100%。
(2)废水综合利用情况
硫酸镁生产过程中,压滤、离心产生的滤液,冲渣废水,以及硫酸雾吸收塔、湿式除尘器、喷淋塔产生的水溶液,全部作为调浆工序补充水回用,不外排。2019年用新鲜水量23104m³,水循环利用率为100%。
(3)包装类固废
对公司采购原料包装材料进行分类归集和利用,各类包装材料的回收率达到100%。
公司压滤环节产生固体废物(压滤泥饼)可作为资源进行再利用。目前,固体废弃物管理安全处置率达100%,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100%,“三废”排放全部达标。
(4) 无水烘干炉盘、烘干滚筒等设备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气,若直接排入吸收塔洗气,将造成能源的浪费,我公司采用换热器设备,将热气与常温水进行热量交换,在厂区各办公室、宿舍、餐厅等铺设管道与通风口,通入热水,用作冬天取暖。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营造绿色、和谐未来为己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环境保护,并将环境保护视为公司长效发展的可靠保证。
(四)存在的问题
1、绿色工业发展意识有待提高
总体上,企业对绿色工业发展的认识还不够,与绿色转型发展的具体要求还有差距。虽然公司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节能环保效果,但部分员工对于绿色工厂建设工作认识不足,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评审过程中发现存在不符合公司管理要求的现象,绿色工业发展的认识水平有待提升。
2、绿色工厂建设的落地推行工作需要认真推广
建设绿色工厂对于传统行业企业而言,属于新兴事物,其建设的价值、意义在公司全体人员面前仍属于模糊概念,如何让企业所有人员见到绿色工厂带来的实际效益,进而将此工作全面在企业推行是目前存在的巨大问题,对此,公司将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培训工作,促使建设绿色工厂意识在企业全面建立并实行推广。
3、绿色工厂常态化管理的意识有待提高
绿色工厂的建设,相应制度的推行是一个长期化的管理工作,对于如何让全体人员将此项工作形成习惯,并长期保持是我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相应制度的建设、推行、考评以及相关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尤为重要,公司将再此方面进行积极努力。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本着“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绿色环保技术、先进的环保工艺设备以及不断健全的绿色监管理念,实现生产过程低能耗、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达标排放的绿色企业。
(二)发展报告
1、能源消耗总量
产品的单位用电能耗达到670.23(折标煤)(按硫酸镁计算,硫酸镁产量79905t)。
2、用水总量
依据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层次循环使用和多渠道开源节水的总体原则,以减少生产新水补充量,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为目标。水池中的水经由水泵打入结晶釜进行热料冷却,热水经过水泵打入冷却塔内循环,冷却后的水再回到水池中进行循环使用。由于没有冷却塔中水的蒸发、风吹及系统排污,故补充水量一般为循环水量的10%(2019年外购水量23104m³),排污水为零。
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序号 | 有组织排放 | 过程描述 | 控制措施 |
1 | 合成 | 加酸过程产生的硫酸雾 | 硫酸雾经管道内喷淋和玻璃钢尾气吸收塔进行三级(一级用碱性水溶液在管道中喷雾、二级和三级用碱性水溶液喷淋冲洗)过滤处理后通过17m高1#排气筒排放,吸收塔内的水溶液进入母液收集罐中作为合成工序调浆补水回用 |
2 | 烘干 | 烘干过程 | 产生的粉尘和微量硫酸雾,经旋风干式除尘器+湿式喷淋吸收塔(用碱性水溶液喷淋冲洗)处理后,通过高15m,直径为1m的6#排气筒排放 |
3 | 筛分 | 筛分混料过程 | 经两级旋风除尘器处理后,并入6#排气筒排放;旋风除尘器收集的硫酸镁送母液收集罐中回用 |
序号 | 分类 | 说明 |
1 | 基础设施 | (1)资源节约化 |
由于采用了集中料场,面积利用率高,储量大,土建工程量小;生产能力大,功率消耗小;设备使用效率高,劳动生产率高,定员少。 | ||
(2)资本投资合理化 | ||
(1)工艺设计上采用节能、高效、先进设备,如高效节能的装置,并针对物质进行条件优化,以进一步降低生产能耗;(2)优化设备布置,缩短物料输送距离,使物料流向符合流程,借用位差,减少重力提升;(3)采用连续封闭式工艺流程,缩短了产品在线停留时间,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4)变压器选用了电损耗较小的S11型干式变压器;(5)空压机就近集中设置,缩短了压缩空气的输送距离,减少传输环节的损失;(6)耗电量较大的设备均安装了变频装置;(7)采用生产设备自动监控系统,对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电气设备及其他用电设备进行监视和自动控制,降低能耗;(8)冬季采暖,利用生产余热,通过换热器统一集中供暖,热水45℃,回水20℃。 | ||
设置了准确的计量装置,便于各车间的经济核算。 | ||
(3)绿色低碳 | ||
废渣资源化、湿式除尘、布袋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效率。 | ||
2 | 管理体系 | 绿色工厂涉及到公司生产全过程,它是一项高度综合的管理工程,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方能搞好这项工作。 |
(1)公司设绿色工厂领导小组及其管理兼职机构;车间及有关部室设置绿色工厂小组;班组设立绿色工厂管理员,这样形成全公司性能源管理网络。 | ||
(2)公司绿色工厂由工厂总经理任主任,各有关部室及各主要车间负责人为成员,总经办兼职职能部门,负责办理日常事务,各车间绿色工厂小组由车间主任任组长,有关技术员和有经验的工人参加。 | ||
(3)绿色工厂管理制度包括把已取得的绿色工厂审核成果纳入公司的日常管理轨道,建立考核管理制度和保证稳定绿色工厂资金来源。 | ||
3 | 能源与资源投入 | (1)公司建立《节约用水管理制度》,运行较好,管理制度系统、科学、适用。公司总取水的水表计量率为100%;重点设备用水系统的水表计量率≥85%;水表的精确度不低于±2.5%。公司生产和生活用水管理制度完善,职责明确,用水量科学计量,耗水量0.253m³/t,产品用水量较低,符合GB/T 7119对节水型企业的要求。(2)在硫酸镁生产工艺中,利用氧化镁和硫酸,酸化反应合成硫酸镁,反应达到终点,进行压滤,第一次固液分离,得到料液和固体滤渣。料液进入结晶器进行结晶反应,再经离心机离心,第二次固液分离,得到硫酸镁晶体和母液,母液返回合成釜,用于合成,可节约原酸及水的用量;滤渣,经中和,无害化处理,添加矿物质,制作成富含矿物质元素的土壤改良剂。生产滤渣无排放,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100%。 |
4 | 产品
| 绿色生产、绿色包装。 |
(1)绿色生产使用节能、对环境污染少、来源稳定的原材料进行生产。 | ||
(2)绿色包装是采用低碳环保、易于回收利用的材料进行包装,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 ||
5 | 环境排放 | (1)废气:废气主要为合成工艺中加酸过程产生的硫酸雾,烘干和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硫酸雾经管道内喷淋和玻璃钢尾气吸收塔进行三级(一级用碱性水溶液在管道中喷雾、二级和三级用碱性水溶液喷淋冲洗)过滤处理后通过17m高1#排气筒排放,吸收塔内的水溶液进入母液收集罐中作为合成工序调浆补水回用。烘干工序产生的粉尘和微量硫酸雾,经旋风干式除尘器+湿式喷淋吸收塔(用碱性水溶液喷淋冲洗)处理后,通过高15m,直径为1m的6#排气筒排放;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经两级旋风除尘器处理后,并入6#排气筒排放;旋风除尘器收集的硫酸镁送母液收集罐中回用。外排大气污染物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中的相应标准要求。 |
(2)废水:根据莱玉化工硫酸镁的生产工艺,废水主要为各工序产生的废液及含酸溶液,在生产过程中,压滤、离心产生的滤液,冲渣废水,以及硫酸雾吸收塔、湿式除尘器、喷淋塔产生的水溶液,全部通过回收后进入合成釜作为合成工序调浆补水使用,零外排。工厂无生产用排水口。 | ||
(3)固废:固废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滤渣,做成压滤泥饼,送往硅镁肥生产车间作为生产硅镁肥的原料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既提高了物料利用率,创造了经济价值,同时减少了固废排放。公司建有容积为为60m³的铁质储罐一座,用于储存压滤泥饼,储罐室内存放并设置1米高围堰,储罐能够容纳氧化镁正常生产时7天的泥饼产生量,并按照(GBl5562.2)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以确保其储存方式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2001)要求,不对环境造成影响。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妥善处置。 (4)温室气体排放:莱玉化工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63号)》、《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 32150)相关要求,开展了碳排放盘查工作,形成了《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莱玉化工在碳排放核算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碳排放特点分析工作,通过识别碳排放主要源头分析制定了碳减排对策,重点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几方面进行改善。 |
三、推进企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工艺总图按照产品的特性考虑生产工艺区划布局,按生产工艺流程布置各类厂房,厂房间设机械化运输通廊,做到运行效率尽可能的高、物流路线尽可能的短、运行能耗尽可能的低。
精心布置生产工艺,选择节能高效产品,提高设备的开动率,降低设备空载时间,节约能耗。合理优选能源种类,保障经济供给、降低综合能耗。
公用动力设施靠近负荷中心,避免管线的迂回,节省管线材料及减少运行中的能量损耗。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制造装备的革新,提高效能、减少能耗。
充分考虑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临时设施应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二)完善管理体系
1、质量管理体系
工厂应建立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须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涵盖需求确定、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交付的全过程策划、实施、监控、纠正与改进活动的要求,以文件化的方式,成为工厂内部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
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员工在生产作业中的安全健康,必须加强生产经营该活动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把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3、环境能源管理体系
遵守能源法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削减能源用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大力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用能,建立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人本自然,绿色发展理念。
(四)推进生产过程洁净化改造和高效末端治理
本项目产品工艺流程符合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珍惜资源,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理念。
1、 自动化控制手段得到进一步提升。
2、 无水烘干炉盘、烘干滚筒等设备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气,余热发电,节能降耗、改善环境。
3、 本项目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五)实施绿色采购
绿色采购要求原料、包装材料、运输用包装材料充分考虑人体健康安全、资源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环境影响、通过绿色采购引导绿色供应和绿色消费。
四、绿色发展成效
(一)推行绿色工厂相关管理制度
创新机制模式。与科研院所、高校及行业协会等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利用合作机构的技术资源,发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支撑作用,指导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的实施利用,为绿色制造专项提供支撑。
高效的协调机制。统筹公司财务、设备(含能源管理)、生产、质量、技术、指挥中心等各职能处室及各企业间的协同关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推动建立互动工作机制。
建立完善绿色制度。编制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制度,如《绿色工厂建设整体目标与规划》、《绿色工厂组织管理机构及人员制造》、《能源管理及考核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能源管理及考核细则》《计量管理制度》《办公区域节能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资源能源控制程序》等制度,明确绿色工厂建设标准,绿色工厂建设的各部门职责,相关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使绿色工厂建设做到有据可依。
利用平时员工培训时间,大力宣传绿色工厂,提高全厂职工的绿色低碳发展意识。
在公司内部积极推广绿色工厂建设工作中的优秀经验。
定期对比各单位绿色工厂相关工作进度,奖优罚劣调动员工积极性。